謝尚簡介資料(個人簡曆圖片)
- 编辑:5moban.com - 18早年既有聲譽,曆任會稽王友、給事黃門侍郎、江夏相、江州刺史、尚書仆射等職,後進號鎮西將軍,都督豫、冀、幽、並州四州。他任豫州刺史十二年,使陳郡謝氏得以列為方鎮。又於北伐中得到傳國玉璽,並在牛渚采石製為石磬,為江表鍾石之始。
升平元年(357年),謝尚去世,獲贈散騎常侍、衛將軍、開府儀同三司,諡號簡。
坐中顏回
謝尚從小就很孝順。七歲時兄長去世,他哀慟的感情超出禮法,親戚無不感到奇異。八歲時,更顯得聰明早熟。謝鯤曾帶謝尚為賓客餞行,有客人說:“這小孩子是座中的顏回啊。”謝尚應聲答道:“座中沒有仲尼,怎能辨別出顏回!”一席的賓客沒有不驚歎的。
公元323年(太寧元年),謝尚十多歲時,他父親謝鯤去世。當時丹楊尹溫嶠來謝尚家吊唁,謝尚號啕大哭,哀傷至極。之後擦幹眼淚訴說經過,舉止言語異於平常的孩童,溫嶠十分看重他。
多才多藝
謝尚在成人後,聰明坦率、智能超群,分辨理解的能力無與倫比,他行為灑脫、不拘細節,不做流俗之事。喜歡穿繡有花紋的衣褲,叔伯們責怪他,他因此改掉了這一嗜好,從此顯名於世。
謝尚擅長音樂,廣通多種技藝。司徒王導十分器重他,把他比做王戎,常稱他為“小安豐”,召他為自己的屬官。謝尚又世襲父親爵位鹹亭侯。他剛到司徒府通報名帖時,王導因府上正有盛會,便對他說:“聽說你能跳《鴝鵒舞》,滿座賓客渴望一睹風采,不知你可否滿足眾人意願?”謝尚說:“好。”便穿好衣服戴上頭巾翩翩起舞。王導讓座中賓客拍掌擊節,謝尚在廣眾之中俯仰搖動,旁若無人。他就是如此的率真任意。
他後來遷任西曹屬。當時有些人因戰亂遭逢父母離絕的不幸,議論的人中有人認為做官管理國家大事,婚姻延續百代世係,在道理上並無妨礙。謝尚議論說:“典法禮儀的建立,都是遵循情理,開啟弘揚禮義道德。如果命運中遇到艱難不幸,就應該以大義作決斷。無後之罪,天地所不容,婚姻家庭乃是延續世係光大宗族的根本,這無疑不可阻滯。至於親屬生離的悲哀,父子死別的痛苦,悲痛之沉重,莫過於此。因身患不適的小病,尚且有損於視聽,使人忘卻思索考慮,更何況懷抱傷心之巨痛,悲哀之至憂,方寸已亂,怎能管理國家政務呢!有良知的人決不貿然謀求榮耀利祿。貪圖利祿榮耀這一類,也決非是有良知的人所追求的本旨,隻會開啟輕薄之門而長流弊之風。那些執意隱居田園不求仕進、守誌不改的人,尚且應推崇他們的節操以弘揚高潔的風尚,更何況那些含悲懷痛的不幸之人,還要去鼓勵他們謀取富貴榮耀嗎?”
出鎮邊疆
謝尚後來任會稽王友,入朝補任給事黃門侍郎。又出任建武將軍、曆陽太守,改任都督江夏義陽隨三郡軍事、江夏相,將軍稱號不變。當時,安西將軍庾翼鎮守在武昌,謝尚多次前往庾翼駐守處商議軍務。他曾與庾翼一起練習射箭,庾翼說:“你如果射中箭靶,我就將我的鼓吹贈送給你。”謝尚應聲拉弓,箭中靶心,庾翼當即將他的鼓吹送給了謝尚。謝尚為官清廉,理政簡易,他剛到任時,郡府用四十匹布為謝尚造烏布帳。謝尚將其拆散,拿去為將士們做了衣褲。
公元344年(建元二年),朝廷下詔任命謝尚為南中郎將,其餘官職不變。適逢車騎將軍庾冰病逝,朝廷又命謝尚以原職都督豫州四郡軍事,兼任江州刺史,以圖抑製在荊州的庾氏,但被庾翼先發製人。謝尚便又被改任為西中郎將、督揚州六郡諸軍事、豫州刺史、假節,鎮守曆陽。
兵敗降職
公元352年(永和八年),殷浩北伐,派謝尚率部駐紮在壽春,進號為安西將軍。當初,苻健部將張遇向謝尚投降,謝尚對他不加安撫。張遇十分惱怒,便謀反並占據許昌。五月,謝尚與姚襄一同進攻張遇。前秦苻健派苻雄、苻菁率領二萬步騎兵去救援,雙方在潁水的誡橋交戰,謝尚等人大敗,死傷共一萬五千人。謝尚逃回淮南,姚襄則丟棄軍用物資,護送謝尚到芍陂。謝尚把所有後事全托付給姚襄,殷浩也隻能退屯壽春。謝尚因兵敗被送交給廷尉治罪。當時謝尚的外甥女康獻皇後褚蒜子臨朝執政,便特令隻將謝尚降職為建威將軍。[10-11]
當初,謝尚前往壽春時,派建武將軍、濮陽太守戴施據守枋頭。適逢冉閔之子冉智與其大將蔣幹來歸附,又派使者劉猗前往謝尚處求援。戴施留住劉猗,詢問傳國玉璽的消息,劉猗返回後將事情告訴蔣幹。蔣幹認為謝尚已敗,無法援救自己,便猶豫不決。戴施派參軍何融率壯士一百人衝破包圍進入鄴城,登上三台幫助守城,何融騙蔣幹說:“現在可以把傳國玉璽交付給我。強敵在城外,道路-難行,我等也不敢貿然運送傳國璽,可派一名使者衝出城去奔告朝廷。天子聞知傳國玉璽已在我處,知道足下等人的至誠之心,必定派大軍救援,並將厚封足下等。”蔣幹便把玉璽交給了何融,何融攜帶玉璽飛奔返回枋頭。謝尚派振武將軍胡彬率三百騎兵迎接玉璽,送至京師建業。當時苻健部將楊平駐紮在許昌,十月,謝尚派冠軍將軍王俠攻克了許昌,將楊平擊敗。不久,謝尚被征召回朝,授職給事中,賞賜軺車、鼓吹,駐守在石頭城。[12-13]
備置太樂
公元353年(永和九年),謝尚升遷尚書仆射,又出任都督江西淮南諸軍事、前將軍、豫州刺史,依舊任給事中、尚書仆射,鎮守曆陽,加都督豫州揚州之五郡軍事,謝尚在任內頗有政績。他上表朝廷請求召回朝,因而留在建業,代理尚書仆射。不久,謝尚晉號鎮西將軍,鎮守壽春。他在任內搜集查訪民間樂人,並製造石磬,為朝廷準備太樂。江南一帶有鍾石的音樂,就是從謝尚開始的。
病卒曆陽
公元354年(永和十年),桓溫北伐收複洛陽,上疏朝廷請求任命謝尚為都督司州諸軍事。謝尚準備前往洛陽,但因病未上任。 同年五月,流民郭敞等一千多人挾持陳留內史劉仕投降反叛的姚襄。朝廷十分震驚,任命周閔為中軍將軍,駐紮在宮中,而謝尚則從曆陽返回,戍衛京師,加固長江防線,嚴密守備。
公元355年(永和十一年)十月,朝廷命謝尚總督並、冀、幽三州軍事。
公元356年(永和十二年),謝尚因病無法料理政事,朝廷用丹陽尹王胡之接替他。
公元357年(升平元年),謝尚又被任命為都督豫、冀、幽、並四州。因病重,被征召回朝,拜衛將軍,加散騎常侍,還未到,就在曆陽病逝,終年五十歲。朝廷追贈散騎常侍、衛將軍、開府儀同三司,諡號簡。
人物評價
總評
謝尚多才多藝,《晉書》說他“善音樂,博綜眾藝”,在很多領域均有造詣及建樹。他精通各種樂器,又善草書,今已不傳。他善鴝鵒舞,時人都予以很高的讚許。謝尚善吹笛,曾於牛渚月夜於江中吹笛以和袁宏詠史詩 ,《對韻全璧續編》將此事與壽陽公主始興梅花妝並列。謝尚出鎮邊境,頗有政績。在配合桓溫、殷浩的北伐中,獲得了傳國玉璽。他在鎮守壽春時,又采拾中原樂人以備製太樂,史稱“江表有鍾石之樂,自尚始也”。
謝尚出鎮曆陽,並任豫州刺史十二年(346年―357年),使陳郡謝氏得以列為方鎮,成為屏藩東晉朝廷的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。[21-22]
曆史評價
司馬嶽:尚往以戎戍事要,故輟黃散,以授軍旅。
阮孚:清暢似達。
王導:見謝仁祖,恒令人得上。
孫綽:清易令達。
桓溫:鎮西將軍豫州刺史尚,神懷挺率,少致人譽,足以入讚百揆,出蕃方司。
何尚之:渡江已來,則王導、周�、庾亮、王��、謝尚、郗超、王坦、王恭、王謐、郭文舉、謝敷、戴逵、許詢,及亡高祖兄弟(即何充兄弟)、王元琳昆季、範汪、孫綽、張玄、殷覬等,或宰輔之冠蓋,或人倫之羽儀,或置情天人之際,或抗跡煙霞之表。
法琳:王導、周�,宰輔之冠蓋。王��、謝尚,人倫之羽儀。次則郗超、王謐、劉(闕)、謝容等,並江左英彥,七十餘人。皆學綜九流,才映千古。
竇�U:博哉四庾,茂矣六郗,三謝之盛,八王之奇...謝氏三昆,尚草特峻。猶注飛澗之瀑溜,投全牛之虛刃。
房玄齡:① 簡侯任總中台,效彰分閫;正議雲唱,喪禮墮而複弘;遺音既補,雅樂缺而還備。君子哉,斯人也! ② 安西英爽,才兼辯博。宣力方鎮,流聲台閣。
田餘慶:① 陳郡謝氏在東晉發展的三個階段,分別以謝鯤、謝尚、謝安三個人物為代表。謝鯤躋身玄學名士,謝尚取得方鎮實力,謝安屢建內外事功。② 謝尚曾配合殷浩北伐,進兵中原,於鄴城得傳國璽,又於壽春采拾中原樂人以備太樂,這在當時都是大事。謝尚還數度被徵,供職京師。桓溫曾讚許他‘入讚百揆,出蕃方司’ ,也就是有入相出將之才,並於北伐平洛後請謝尚進駐洛陽,撫寧黎庶。
謝尚(308年―357年6月14日 ),字仁祖。陳郡陽夏(今河南太康)人。東晉時期名士、將領,謝鯤之子、謝安從兄。謝尚年輕時即才智超群,精通音律,善舞蹈,工於書法,擅長清談。為人風流,有“鎮西妖冶故”之說。
早年既有聲譽,曆任會稽王友、給事黃門侍郎、江夏相、江州刺史、尚書仆射等職,後進號鎮西將軍,都督豫、冀、幽、並州四州。他任豫州刺史十二年,使陳郡謝氏得以列為方鎮。又於北伐中得到傳國玉璽,並在牛渚采石製為石磬,為江表鍾石之始。
升平元年(357年),謝尚去世,獲贈散騎常侍、衛將軍、開府儀同三司,諡號簡。
坐中顏回
謝尚從小就很孝順。七歲時兄長去世,他哀慟的感情超出禮法,親戚無不感到奇異。八歲時,更顯得聰明早熟。謝鯤曾帶謝尚為賓客餞行,有客人說:“這小孩子是座中的顏回啊。”謝尚應聲答道:“座中沒有仲尼,怎能辨別出顏回!”一席的賓客沒有不驚歎的。
公元323年(太寧元年),謝尚十多歲時,他父親謝鯤去世。當時丹楊尹溫嶠來謝尚家吊唁,謝尚號啕大哭,哀傷至極。之後擦幹眼淚訴說經過,舉止言語異於平常的孩童,溫嶠十分看重他。
多才多藝
謝尚在成人後,聰明坦率、智能超群,分辨理解的能力無與倫比,他行為灑脫、不拘細節,不做流俗之事。喜歡穿繡有花紋的衣褲,叔伯們責怪他,他因此改掉了這一嗜好,從此顯名於世。
謝尚擅長音樂,廣通多種技藝。司徒王導十分器重他,把他比做王戎,常稱他為“小安豐”,召他為自己的屬官。謝尚又世襲父親爵位鹹亭侯。他剛到司徒府通報名帖時,王導因府上正有盛會,便對他說:“聽說你能跳《鴝鵒舞》,滿座賓客渴望一睹風采,不知你可否滿足眾人意願?”謝尚說:“好。”便穿好衣服戴上頭巾翩翩起舞。王導讓座中賓客拍掌擊節,謝尚在廣眾之中俯仰搖動,旁若無人。他就是如此的率真任意。
他後來遷任西曹屬。當時有些人因戰亂遭逢父母離絕的不幸,議論的人中有人認為做官管理國家大事,婚姻延續百代世係,在道理上並無妨礙。謝尚議論說:“典法禮儀的建立,都是遵循情理,開啟弘揚禮義道德。如果命運中遇到艱難不幸,就應該以大義作決斷。無後之罪,天地所不容,婚姻家庭乃是延續世係光大宗族的根本,這無疑不可阻滯。至於親屬生離的悲哀,父子死別的痛苦,悲痛之沉重,莫過於此。因身患不適的小病,尚且有損於視聽,使人忘卻思索考慮,更何況懷抱傷心之巨痛,悲哀之至憂,方寸已亂,怎能管理國家政務呢!有良知的人決不貿然謀求榮耀利祿。貪圖利祿榮耀這一類,也決非是有良知的人所追求的本旨,隻會開啟輕薄之門而長流弊之風。那些執意隱居田園不求仕進、守誌不改的人,尚且應推崇他們的節操以弘揚高潔的風尚,更何況那些含悲懷痛的不幸之人,還要去鼓勵他們謀取富貴榮耀嗎?”
出鎮邊疆
謝尚後來任會稽王友,入朝補任給事黃門侍郎。又出任建武將軍、曆陽太守,改任都督江夏義陽隨三郡軍事、江夏相,將軍稱號不變。當時,安西將軍庾翼鎮守在武昌,謝尚多次前往庾翼駐守處商議軍務。他曾與庾翼一起練習射箭,庾翼說:“你如果射中箭靶,我就將我的鼓吹贈送給你。”謝尚應聲拉弓,箭中靶心,庾翼當即將他的鼓吹送給了謝尚。謝尚為官清廉,理政簡易,他剛到任時,郡府用四十匹布為謝尚造烏布帳。謝尚將其拆散,拿去為將士們做了衣褲。
公元344年(建元二年),朝廷下詔任命謝尚為南中郎將,其餘官職不變。適逢車騎將軍庾冰病逝,朝廷又命謝尚以原職都督豫州四郡軍事,兼任江州刺史,以圖抑製在荊州的庾氏,但被庾翼先發製人。謝尚便又被改任為西中郎將、督揚州六郡諸軍事、豫州刺史、假節,鎮守曆陽。
兵敗降職
公元352年(永和八年),殷浩北伐,派謝尚率部駐紮在壽春,進號為安西將軍。當初,苻健部將張遇向謝尚投降,謝尚對他不加安撫。張遇十分惱怒,便謀反並占據許昌。五月,謝尚與姚襄一同進攻張遇。前秦苻健派苻雄、苻菁率領二萬步騎兵去救援,雙方在潁水的誡橋交戰,謝尚等人大敗,死傷共一萬五千人。謝尚逃回淮南,姚襄則丟棄軍用物資,護送謝尚到芍陂。謝尚把所有後事全托付給姚襄,殷浩也隻能退屯壽春。謝尚因兵敗被送交給廷尉治罪。當時謝尚的外甥女康獻皇後褚蒜子臨朝執政,便特令隻將謝尚降職為建威將軍。[10-11]
當初,謝尚前往壽春時,派建武將軍、濮陽太守戴施據守枋頭。適逢冉閔之子冉智與其大將蔣幹來歸附,又派使者劉猗前往謝尚處求援。戴施留住劉猗,詢問傳國玉璽的消息,劉猗返回後將事情告訴蔣幹。蔣幹認為謝尚已敗,無法援救自己,便猶豫不決。戴施派參軍何融率壯士一百人衝破包圍進入鄴城,登上三台幫助守城,何融騙蔣幹說:“現在可以把傳國玉璽交付給我。強敵在城外,道路-難行,我等也不敢貿然運送傳國璽,可派一名使者衝出城去奔告朝廷。天子聞知傳國玉璽已在我處,知道足下等人的至誠之心,必定派大軍救援,並將厚封足下等。”蔣幹便把玉璽交給了何融,何融攜帶玉璽飛奔返回枋頭。謝尚派振武將軍胡彬率三百騎兵迎接玉璽,送至京師建業。當時苻健部將楊平駐紮在許昌,十月,謝尚派冠軍將軍王俠攻克了許昌,將楊平擊敗。不久,謝尚被征召回朝,授職給事中,賞賜軺車、鼓吹,駐守在石頭城。[12-13]
備置太樂
公元353年(永和九年),謝尚升遷尚書仆射,又出任都督江西淮南諸軍事、前將軍、豫州刺史,依舊任給事中、尚書仆射,鎮守曆陽,加都督豫州揚州之五郡軍事,謝尚在任內頗有政績。他上表朝廷請求召回朝,因而留在建業,代理尚書仆射。不久,謝尚晉號鎮西將軍,鎮守壽春。他在任內搜集查訪民間樂人,並製造石磬,為朝廷準備太樂。江南一帶有鍾石的音樂,就是從謝尚開始的。
病卒曆陽
公元354年(永和十年),桓溫北伐收複洛陽,上疏朝廷請求任命謝尚為都督司州諸軍事。謝尚準備前往洛陽,但因病未上任。 同年五月,流民郭敞等一千多人挾持陳留內史劉仕投降反叛的姚襄。朝廷十分震驚,任命周閔為中軍將軍,駐紮在宮中,而謝尚則從曆陽返回,戍衛京師,加固長江防線,嚴密守備。
公元355年(永和十一年)十月,朝廷命謝尚總督並、冀、幽三州軍事。
公元356年(永和十二年),謝尚因病無法料理政事,朝廷用丹陽尹王胡之接替他。
公元357年(升平元年),謝尚又被任命為都督豫、冀、幽、並四州。因病重,被征召回朝,拜衛將軍,加散騎常侍,還未到,就在曆陽病逝,終年五十歲。朝廷追贈散騎常侍、衛將軍、開府儀同三司,諡號簡。
人物評價
總評
謝尚多才多藝,《晉書》說他“善音樂,博綜眾藝”,在很多領域均有造詣及建樹。他精通各種樂器,又善草書,今已不傳。他善鴝鵒舞,時人都予以很高的讚許。謝尚善吹笛,曾於牛渚月夜於江中吹笛以和袁宏詠史詩 ,《對韻全璧續編》將此事與壽陽公主始興梅花妝並列。謝尚出鎮邊境,頗有政績。在配合桓溫、殷浩的北伐中,獲得了傳國玉璽。他在鎮守壽春時,又采拾中原樂人以備製太樂,史稱“江表有鍾石之樂,自尚始也”。
謝尚出鎮曆陽,並任豫州刺史十二年(346年―357年),使陳郡謝氏得以列為方鎮,成為屏藩東晉朝廷的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。[21-22]
曆史評價
司馬嶽:尚往以戎戍事要,故輟黃散,以授軍旅。
阮孚:清暢似達。
王導:見謝仁祖,恒令人得上。
孫綽:清易令達。
桓溫:鎮西將軍豫州刺史尚,神懷挺率,少致人譽,足以入讚百揆,出蕃方司。
何尚之:渡江已來,則王導、周�、庾亮、王��、謝尚、郗超、王坦、王恭、王謐、郭文舉、謝敷、戴逵、許詢,及亡高祖兄弟(即何充兄弟)、王元琳昆季、範汪、孫綽、張玄、殷覬等,或宰輔之冠蓋,或人倫之羽儀,或置情天人之際,或抗跡煙霞之表。
法琳:王導、周�,宰輔之冠蓋。王��、謝尚,人倫之羽儀。次則郗超、王謐、劉(闕)、謝容等,並江左英彥,七十餘人。皆學綜九流,才映千古。
竇�U:博哉四庾,茂矣六郗,三謝之盛,八王之奇...謝氏三昆,尚草特峻。猶注飛澗之瀑溜,投全牛之虛刃。
房玄齡:① 簡侯任總中台,效彰分閫;正議雲唱,喪禮墮而複弘;遺音既補,雅樂缺而還備。君子哉,斯人也! ② 安西英爽,才兼辯博。宣力方鎮,流聲台閣。
田餘慶:① 陳郡謝氏在東晉發展的三個階段,分別以謝鯤、謝尚、謝安三個人物為代表。謝鯤躋身玄學名士,謝尚取得方鎮實力,謝安屢建內外事功。② 謝尚曾配合殷浩北伐,進兵中原,於鄴城得傳國璽,又於壽春采拾中原樂人以備太樂,這在當時都是大事。謝尚還數度被徵,供職京師。桓溫曾讚許他‘入讚百揆,出蕃方司’ ,也就是有入相出將之才,並於北伐平洛後請謝尚進駐洛陽,撫寧黎庶。
人物關係:
曾祖: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同年(公元308年)出生的名人:


同年(公元357年)去世的名人:



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